根据“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回答各题。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 B.山东——气候资源 |
C.黑龙江——矿产资源 | D.内蒙古——水资源 |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北京市周边的河北省廊坊市等多个城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与北京市相比,廊坊市
①城市级别高②城市规模小③服务范围大④服务种类少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廊坊市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紧邻首都②技术先进③交通便利④经济发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影响北京市燕京啤酒厂和上地信息产业园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政策、地价 | B.水源、交通 |
C.能源、科技 | D.市场、技术 |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1953年、1982年、2010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时间(年) |
人口总数(亿人) |
自然增长率(‰) |
城市人口数(亿人) |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
1953 |
5.8 |
22.2 |
0.8 |
4.4 |
1982 |
10.1 |
15.7 |
2.1 |
4.9 |
2010 |
13.4 |
5.7 |
6.7 |
8.9 |
1953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据表判断1953~2010年中国
A.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 B.自然增长率增加 |
C.农村人口比重减少 | D.劳动力数量减少 |
读下图“某地区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引起①~③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 B.水文 | C.生物 | D.地形 |
③阶段山脉东西两侧植被的差异体现了
A.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B.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
读下图“南美洲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洋流是
A.寒流,自北向南流动 | B.暖流,自北向南流动 |
C.寒流,自南向北流动 | D.暖流,自南向北流动 |
近年来该洋流减弱导致
A.附近渔场减产 | B.盛行西风势力增强 |
C.沿岸气候变干 | D.海洋污染物扩散加快 |
全球变暖对智利的影响是
A.生态环境改善 | B.冰川面积缩小 |
C.环境承载力加大 | D.太阳辐射增强 |
读下图“某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冷锋移动的方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 | B.自西北向东南 |
C.自东北向西南 | D.自西南向东北 |
与②地相比,①地
A.风力更大 | B.降水更多 |
C.气压更高 | D.气温更高 |
下图中表示甲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