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回答各题。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 B.山东——气候资源 |
C.黑龙江——矿产资源 | D.内蒙古——水资源 |
图是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读图回答25题。
修建图中铁路时,需要克服的不利因素主要是
A.大风沙暴 | B.高寒缺氧 | C.地震火山 | D.山高谷深 |
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叙述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A.气候温暖湿润 |
B.年温差小,太阳辐射强 |
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 |
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
读图,回答21~22题。20世纪60年代后
①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②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③我国气温低于历史最高水平
④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与两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
①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②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③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 ℃以内
④近三十年,大气“温室效应”不断增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读图,结合已学地理知识回答19~20题。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从城市区位的选择来看,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不适宜发展为城市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