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级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
①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 ②地方权力扩大,机构之间互相扯皮,行政效率不高③出现了权臣专权、皇帝大权旁落的局面 ④宰相成员增多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据统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当时
| A.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 B.自然经济并没有受到冲击 |
|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已十分强大 | D.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商鞅变法规定:耕织多者,免其徭役;禁止游手好闲、弃农经商,凡因从事工商活动和怠惰而致贫者,全家大小没为官奴。这些措施体现的指导思想是
| A.奖励耕织 | B.轻徭薄赋 |
| C.打击工商 | D.重农抑商 |
下列关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
| B.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 |
| C.唐代的“草市”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
| D.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唐代著名诗句赞美的是
| A.古代浙江的青瓷 | B.古代河北的白瓷 | C.古代山东的黑陶 | D.古代中原的铁器 |
中国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下列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②④⑤ |
| C.①③②⑤④ | D.①②③⑤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