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级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
①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 ②地方权力扩大,机构之间互相扯皮,行政效率不高③出现了权臣专权、皇帝大权旁落的局面  ④宰相成员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程颐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与此观点相对立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C.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其中“地狱天堂”大致始于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僧曰: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元晦 D.王守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