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的大规模实施是在周公摄政和成康时期,目的在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把封建君主集权制推广到全国,从而确立了封建皇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分封制被历史否定,代之以皇帝集权制,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事。可是到了汉代,分封制又在全国相当大范围内实行起来。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封国制:
| A.都是中央集权制 | B.都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
| 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 D.都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 C.兼相爱、交相利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关于儒家思想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 B.孟子、董仲舒、朱熹都为儒家思想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 C.唐朝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 D.儒家思想具有强大生命力,对于建设和谐世界具有新的价值 |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 A.“礼” | B.“仁” | C.“德” | D.“孝” |
先秦诸子理论着眼的角度和论述的根据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认为应该由独一无二的君主来治理天下。这反映出
| A.只有君主专制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 |
| B.结束分裂实现集权已成为诸子共识 |
| C.先秦诸子阶级属性没有本质上区别 |
| D.诸子希望恢复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
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
|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
|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
|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