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符合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史实的是
① 汉代开通丝绸之路 ② 唐朝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③ 清朝时期在广州设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④ 元代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
|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
|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
|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
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依次为()
| A.草书、行书、楷书、隶书 | B.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
| C.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 D.行书、楷书、隶书、草书 |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
| A.告别骑士时代 | B.加速了文化发展进程 |
| 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 D.引发了社会转型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
|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
|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
|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专制主义分别是()
| A.墨家、儒家 | B.法家、道家 |
| C.儒家、法家 | D.道家、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