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阅读理解下面的材料,以“做一个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①在中国人的眼中,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②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失败和耻辱。它已经不能够服务于教育本应所服务的对象:社会。这个教育体系不能提供给社会许多有用的个体。它只是制造出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大多数中国毕业生对选择出国并为外国工作不会感到内疚,事实上他们首先欠下了中国人民在教育上为他们所做出的牺牲。
③亚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就指出,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正直的纯正品性。
④随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破坏和逐步衰弱,大多数的中国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大都徘徊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路口,不知何去何从。
——摘自《兰德公司报告: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叶从小学画画,有天分。长大些了,去接受绘画训练,发现老师教的方式跟自己的方式不一样,还受到批评。小叶心里难过,回到家里,便表示不想活了。小叶的妈妈很害怕,急得哭,便打电话给一位教育家。经过这位教育家的疏导、开启,小叶解开了心结,又去学画了。
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700字。
语言综合运用。
“水剪双眸雾剪衣,当筵一曲媚春辉”,眼睛是妩媚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眼睛是靓丽的;“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眼睛是明亮的;“两弯似蹙非蹙薻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眼睛是多情的……在生活中,也许眼睛曾经引起过你感情的波澜,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
要求:
(1)以“眼睛”为描写中心,并辅以议论,能表达某种情感态度。
(2)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
(4)不少于200字。
作文。
馥郁是丹桂的格调,温润是美玉的格调,寂静是钱钟书的格调。正如性格决定命运一样,格调也影响着人生。钱钟书先生一生安于寂静,却创造了不寂静的人生。
请以“生命的格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斯蒂芬·茨威格
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恐怕还不在于曾经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虽然终日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在迎送往中匆匆度过一生。
——熊培云
阅读上述材料,请根据你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言综合运用。
2012年11月2日下午,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不小心剐坏了路旁停着的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徐砺寒当时吓懵了,虽然周围没有其他人,但他仍然选择等待车主。在原地等了20分钟,眼看上课时间快到了,车主还没出现……
根据以上材料,想象当时的情境,描绘徐砺寒的一段心理活动。要求:(1)最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2)有场景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3)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字数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