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华人企业家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这条曲线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指导曲线。从图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A曲线应出现在20世纪60至70年代 |
B.B曲线应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 |
C.A曲线说明知识经济使企业竞争压力加大 |
D.B曲线说明科技含量提高使产业结构日益合理 |
它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结果出现“赶英超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这场运动指的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大跃进”运动 | D.文化大革命 |
新中国“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这一计划的最大特点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 | B.优先发展重工业 |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
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增长的速度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古人忠愤,异代略同,借热情规划商情,要与前人分一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望大家保全时局,莫教美利让四方。”这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什么思想()
A.重义轻利 | B.维新图强 |
C.居安思危 | D.实业救国 |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的发布时间最可能是在()
A.晚清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C.民国初年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