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国山水相连,温家宝总理于2010年12月15日-17日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访问印度,就跨际水资源合作问题、矿产资源进出口等经贸合作问题展开外交活动。据材料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A区域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及形成成因。
(2)说明图中B地的植被类型,并从地理位置与地形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3)若上海从印度进口铁矿石,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什么?试述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分析其原因。
(2)据图,分析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
(3)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
【环境保护】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系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水域面积从1996年的67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的41.8平方公里,水质也不断恶化,PH值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结合材料和“红碱淖湖区域图”(上图),分析红碱淖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读下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构成的特点。
(2)分析2004年以后灾损面积大小对粮食总产量影响力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旅游地理】
拉萨市有着1300年的悠久历史,名胜古迹众多,山河壮丽,风景迷人,是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拉萨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该城市规划的总原则是“城中限高,城外限宽”。
简要分析拉萨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并从地理学角度解释拉萨“城中限高,城外限宽”的依据。
读甲、乙两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M、N所示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2)分析说明甲图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与河流水文特征的关系。
(3)简述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共同的能源优势及形成条件。
(4)比较M、N所在地形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的差异。
(5)分析甲图中P沿岸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
(6)乙图中K城所在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试分析影响其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