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都必须立足于文化战略,文化始终是发展的支点。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答下列各题。“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C.文化是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 | D.只有优秀文化才对人产生影响 |
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8月13日至14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对文化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工作进行部署。我国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
A.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
B.把文化力作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
C.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D.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
嫦娥2号”探月卫星于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9时成功发射,这是继“嫦娥一号”后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启示我们
A.我国的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B.文化生产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
C.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
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文化是人的灵魂的灯塔,常听说有即将离开人世的人身边放着某个作家的作品,但没听说哪个生命临终的人在感悟人生时,身边摆一个钱包。这句话使人们体会到
①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可以离开人而独立发展 ④优秀文化是人们心灵的火炬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揭晓。每一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晚会,都催人上进,给人以持久的力量。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经久不衰
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③文化对每个人产生的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文化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繁荣与和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内生的,来自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沉淀。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满眼仰望城市的琳琅,而要反躬寻觅乡土的根脉,讲好乡土故事。可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10年我国消失了90万自然村。人们望着遗弃的村舍、农田、村落,担心乡土的记忆将会终结。这一担心是因为记忆()
A.具有相对独立性 | B.可以预测社会发展的方向 |
C.是一种社会存在 | D.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
农夫的老驴子不小心跌进了一个深坑。不忍心看着它痛苦而死,决定往坑里填土,把老驴闷死。老驴镇静了下来,每次土打到背上,它就用力抖掉,然后踏着土块,往上走一步。不管土块打在背上有多疼痛,那只老驴子就是不让自己放弃。活着的信念让它充满力量,终于安全地回到地上。《困驴》的故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决定作用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漫画《视而不见》中父亲的做法之所以错误,是因为()
①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②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犯了形而上学错误
③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犯了主观主义错误
④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诚信”作为现实社会传统美德,也是网络文化的道德基础。网络互动中诚信与否,决定信息内容的真与假、行为后果的善与恶、关系环境的虚与实、交往质量的高与低。中国互联网已历经20年,网民数量接近人口总数一半,网络社会已渐成型,网络诚信建设愈加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关键。这说明诚信()
①历久弥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核心理念,既贯穿于我国千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也显现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下列体现这一理念的有()
①为人处世要善于明哲保身
②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