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临时大总统誓词
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1、2、3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

图1图2图3

A. 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 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
C. 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 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战士高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入朝部队的称呼是()

A.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 东北野战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 九一八事变爆发 B. 全面抗战开始
C. 太平洋战争爆发 D. 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

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

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

国货运动的推动

D.

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A. 顺应时代潮流 B. 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 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 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