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得到番茄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雌蕊的柱头上。处理的时期和条件是( )
A.花蕾期,不去雄蕊 | B.花蕾期,去掉雄蕊 |
C.开花期,不去雄蕊 | D.开花期,去掉雄蕊 |
根据图示坐标曲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若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CD段表示该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
B.若该曲线代表密闭温室中的CO2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温室中植物光合作用开始于B点 |
C.若该曲线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
D.若该曲线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 |
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A~a、B~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假设在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9种基因型 |
B.乙图和丙图所示个体分别自交,它们的后代均出现3种基因型 |
C.甲图与乙图所示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8种基因型 |
D.只有甲图所示个体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植物开花与某些激素有关。1937年,俄国学者提出了“成花素一假说,认为植物叶片接受光刺激后,能合成成花素,成花素经过远程运输到达芽的顶端,诱导花器官的形成。1970年后,人们才检测到成花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叫做FT的蛋白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利用斐林试剂对成花素的化学本质进行鉴定 |
B.同位素标记法可获得成花素合成和运输途径的直接证据 |
C.叶片接受光刺激合成成花素这一过程体现了物理信息对生物的影响 |
D.能翻译出FT的基因存在于植株的每个细胞中 |
下图是某动物体中细胞分裂的某时期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定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 |
B.该细胞在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
C.正常情况下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最多有4条 |
D.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两条染色体 |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都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有机物 |
B.细胞分裂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
C.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可能不同 |
D.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