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是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有赖于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运用。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是 ,在基因工程中,需要在 酶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剪接过程。
(2)在上述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步骤有 。(用图解中序号表示)
(3)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成功,从分子水平分析,进行基因工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也说明了生物共用一套 。
(4)研究中发现,番茄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导致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成功地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玉米这种变异的来源属于 。如果把该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 (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生物体内细胞代谢速率与物质进出细胞的速率有关.同种物质虽然进出细胞散的速率基本相同,但细胞大小不同,单位体积的组织吸收的速率就会有差异.有人设计了一种模型,用于研究这一问题:
实验目的:(略)
实验材料:(略)
实验步骤:
(1)用小刀将内含酚酞的琼脂快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3cm,2cm和1cm的立方体
(2)将以上三块琼脂样品浸在0.1%NaOH溶液中,处理10分钟
(3)取出琼脂块样品,吸干浮液后,分别将每一样品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切面上NaOH扩散的深度,记录结果并分析回答:
①请你为此研究拟定一个课题名称。你做出的假设是
。
②该研究中所用的细胞模型是 。
③实验中在样品中加入酚酞是为了检测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深度,原因是
。三个样品中, NaOH扩散深度。
④计算得出样品有关数据如表:
琼脂块样品 |
表面积(cm2) |
体积(cm3) |
比值(表面积:体积) |
1号(3cm) |
54 |
27 |
2:1 |
2号(2cm) |
24 |
8 |
3:1 |
3号(1cm) |
6 |
1 |
6:1 |
通过上表比值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
⑤通常情况下,细胞边长小于0.1cm。根据上述研究,可以对细胞大小与物质吸收速率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
。
⑥细胞是不是越小越好啊?为什么?
下图是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此细胞最可能是,原因是。
(2)该细胞此时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
(3)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的名称是每个子细胞内有染色体条,DNA分子个。
(4)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 ,逐渐扩展形成,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此时与(细胞器)密切相关。
下图为一项实验装置,用以测定种子萌发时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即调节X管与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Y管上刻度尺量出气体容积。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1)每次测量气体容积前要调整X、Y管的液面至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确保
(2)在6h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种子始终保持活力的情况下,曲线在10小时以后仍保持稳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证明气体量的变化就是由萌发种子引起的,原因是该实验缺少,请你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改进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后的实验如果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气体膨胀,则可能造成X、Y管中的液面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采用带叶的幼苗来代替萌发的种子做上述实验,要对试管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
根据下列实验,填写有关内容:
试管号 |
试管内容物 |
条件 |
检测 |
1 |
2毫升浆糊+2毫升纯唾液 |
37℃ 10分钟 |
3滴碘液 |
2 |
2毫升浆糊+2毫升清水 |
37℃10分钟 |
3滴碘液 |
3 |
2毫升浆糊+2毫升纯唾液 |
80℃10分钟 |
3滴碘液 |
4 |
2毫升浆糊+2毫升纯唾液+2滴浓盐酸 |
37℃10分钟 |
3滴碘液 |
(1)在上述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蓝的有
(2)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2号试管对比,可以说明
(3)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3号试管对比,可以说明
(4)过上述实验中的1、4号试管对比,可以说明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明确指出:要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适应的观点。线粒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器,请阅读下列关于线粒体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①在植物的不同生理条件下,细胞中的线粒体数目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如冬小麦进入初冬时,其生长点和幼叶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显著。
②线粒体能不断改变在细胞中的位置,如在次级精母细胞中是均匀分布的,随着精子的形成,大量移动到,有利于精子的运动。
③在实验条件下,当培养液中的含氧量低时,线粒体就移动到,当培养液中含氧量高时,就移动到细胞内部均匀分布。表明是影响线粒体活动的一项重要因素,它的作用是 。
④如果用化学药品抑制植物根的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生成,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就会中断。那么这种化学药品在细胞中的作用部位可能是,导致矿质元素吸收中断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