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
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的所有实验都必须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和授粉 |
B.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 |
C.孟德尔根据杂交后代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的显隐性 |
D.孟德尔先研究一对,再研究两对或更多对的相对性状,得出两个遗传规律 |
现有一种无尾的观赏猫,育种工作者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雌雄无尾猫交配得F1,再从F1中选择雌雄无尾猫继续交配得F2,一直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和2/3的无尾猫。由此不能推断
A.猫尾形的显隐性性状 |
B.有尾猫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
C.无尾猫中存在着纯合子 |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有尾与无尾之比1:1 |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G1期和G2期均能合成蛋白质 |
B.纺锤体形成于细胞分裂周期的S期 |
C.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可观察到赤道板 |
D.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复制过程中肽键数量不变 |
处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此时细胞处于
①有丝分裂间期②有丝分裂前期③有丝分裂中期④有丝分裂
后期 ⑤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⑥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⑦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⑧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
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⑩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A.②⑤⑧ | B.②③⑤⑥⑦⑧⑨ | C.②③⑤⑥⑦ | D.②③⑤⑥ |
一位患有线粒体病的母亲受孕后,医生将其受精卵的核取出,注入到来自另一个母亲的去核的卵细胞里。则该重组细胞
A.含1个染色体组 | B.含92个DNA分子 |
C.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 | D.不含线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