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地做法是不对的。 |
B.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 |
C.黄松这次联考夺得年级总分第一名,就对同学侧目而视,很有一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味儿。 |
D.对内蒙古遭受雪灾的人民,首先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就是帮助他们搞生产自救。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毗临缄默怦然心动出其不意 |
B.巅峰坐落心心相映食不果腹 |
C.贸然凄惋大快朵颐出类拔萃 |
D.装潢腊梅杀身成仁锄强扶弱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辟邪(bì)烘焙(bèi)柏油路(bái)晕头转向(zhuàn) |
B.铜臭(chóu)绮丽(qí)紧箍咒(gú)顺蔓摸瓜(wán) |
C.光纤(xiàn)悲恸(tóng)着眼点(zháo)吃里扒外(pá) |
D.咋舌(zè)圭臬(niè)酵母菌(jiào)磕磕绊绊(pán) |
阅读下面这首词,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
B.“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
C.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恰当的一项()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
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阮郎归·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鲜明生动。 |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