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植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呈深绿色,基因型Aa的植株呈浅绿色,基因型aa的植株呈黄色。深绿色和浅绿色植株的繁殖和生存能力相同,而黄色植株会在幼苗阶段死亡。
(1)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的细胞中含有两个A基因,最可能的原因是 。在没有任何变异的情况下,基因Aa分离时间是 。
(2)基因型为AA的植株,茎叶为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茎叶为黄白色,这是因为光照影响了 ,从而影响叶绿素合成。
(3)现有一批浅绿色植株作亲本,经自交得到F1,成熟的F1植株经自交得到F2……,以相同的方法得到Fn。
1)用遗传图解表示由P得到F1的过程。
2)F1成熟的植株中,浅绿色植株所占的比值是 ,大豆的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吗? 。
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具有稳态的特征,请回答下列关于稳态调节的问题:
I.低碳经济是以“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核心的新型经济。请依据碳循环模式图分析低碳经济的生态学原理。
(1)地球上最活跃的碳循环主要以 ________形式发生于________碳库和___碳库之间。
(2)现代工业出现之前大气圈碳库长期处于稳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请在碳循环模式图中用箭头和文字标出工业生产对碳循环的影响。人类要给正在“发烧”的地球“退烧”,除了发展低碳经济外,还应积极采取_________等措施。
Ⅱ.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的内环境仍能维持稳态。
(1)当环境温度高于38℃时,人体只有通过——方式散热,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
(2)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大量出汗后,________细胞产生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____。
(3)下面是人工免疫治疗H1N1流感的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期结果:
实验原理:注射外源抗体可治疗H1 N1流感。
实验目的:验证康复者血清能治疗H1 N1流感。
实验材料:健康小白鼠、H1 N1病毒液、未患过H1N1流感的小白鼠血清(A)、患H 1 N1流感后康复的小白鼠血清(B)等
实验步骤:
①选取年龄、体重、性别、健康情况相同的若干小鼠,平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金花茶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患枯萎病,而降低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请据图回答:
(1)将②连接到①上并形成③,常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是否进入了金花茶细胞,一般可以通过检测________来确认;确认后,可以继续培育至④。
(3)经检测,④的金花茶叶片细胞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②已经在金花茶细胞内得到________.
(4)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花茶,将来产生的配子中是否一定含有抗病基因?________。
在进行DNA粗提取实验时,为得到含DNA的黏稠物,某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在新鲜鸡血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经离心后,除去血浆留下血细胞备用。
取5—10ml血细胞放入50ml的塑料烧杯中,并立即注入20ml0.015ml/L的氯化钠溶液,快速搅拌5分钟后经滤纸过滤,取得其滤液。
滤液中加入40ml 2mol/L的氯化钠溶液,并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1分钟。
上述溶液中缓缓加入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不停地轻轻搅拌,直到溶液中出现丝状物为止,再进行过滤而得到含DNA的黏稠物。
实验结果是:所得到的含DNA的黏稠物极少,导致下一步试验无法进行。
(1)请改正上述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进一步提取DNA时,需加入冷却的酒精,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不能用牛血代替鸡血做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
10 |
20 |
30 |
40 |
50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清除血渍时间/min |
67 |
66 |
88 |
52 |
51 |
83 |
36 |
34 |
77 |
11 |
12 |
68 |
9 |
11 |
67 |
清除油渍时间/min |
93 |
78 |
95 |
87 |
63 |
91 |
82 |
46 |
85 |
75 |
27 |
77 |
69 |
8 |
68 |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酶的活性受表面活性剂等影响,直接将酶添加到洗衣粉中不久就失活。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酶,并且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与洗衣粉的其他成分隔离。
(5)除加酶外,很多洗衣粉中还加有香精,高档洗衣粉中的香精都是由植物芳香油制成的,目前从植物中提取芳香油的方法有____________等。(写出两种)
下图是某一资源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l)该动物种群的增长方式符合____型曲线。
(2)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到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数量保持在图中____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3)决定bc段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
(4)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5)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