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所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细胞 |
分裂间期 |
分裂期 |
细胞周期 |
||||
十二指肠细胞 |
13.5 |
1.8 |
15.3 |
||||
肿瘤细胞 |
18.0 |
0.5 |
18.5 |
||||
成纤维细胞 |
19.3 |
0.7 |
20.0
|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酶的最适pH可能相同,胃蛋白酶的最适pH较低 |
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速率就会下降 |
C.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
图示为最适宜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错误的
A.如果A点时温度升高10°C,会使反应速率下降 |
B.在B点时,反应物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 |
C.如果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
D.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
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观察物象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和通光孔 |
B.施莱登和施旺创建的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
C.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还原糖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 溶液 |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
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C.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
D.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