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次抗洪救灾工作中,一架直升飞机A用长为H=50m悬索(重力忽略不计)系住一质量为m=50kg的被困人员B,直升机A和被困人员B以v0=10m/s的速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如图12甲所示。某时刻开始收悬索将人吊起。在t=5s的时间内,A、B之间的竖直距离以(单位:m)的规律变化,取g=10m/s2。求:

(1)这段时间内悬索对人的拉力大小。
(2)在5s末人的速度大小及该5s内人的位移大小。
(3)直升机在t=5s时停止收悬索,但发现仍然未脱离洪水围困区,为将被困人员B尽快运送到安全处,飞机在空中旋转后静止在空中寻找最近的安全目标,致使被困人员B在空中做圆周运动,如图12乙所示。此时悬索与竖直方向成370角,不计空气阻力,求被困人员B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以及悬索对被困人员B的拉力。(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中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绝缘线悬挂于O点,并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场强为E,球静止时丝线与垂直夹角为,求:

小球带何种电荷,电量是多少?
若烧断丝线,则小球将作什么运动?(设电场范围足够大)

一台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110V,电枢的电阻R=0.5Ω,当它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I=20A,若电动机正常运转时间t=1分钟。求:
电流所做的功;
电枢上产生的热量;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

如图所示,倾角θ=300、长L=2.7m的斜面,底端与一个光滑的1/4圆弧平滑连接,圆弧底端切线水平。一个质量为m=1kg的质点从斜面最高点A沿斜面下滑,经过斜面底端B恰好到达圆弧最高点C,又从圆弧滑回,能上升到斜面上的D点,再由D点由斜面下滑沿圆弧上升,再滑回,这样往复运动,最后停在B点。已知质点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6,g=10m/s2,假设质点经过斜面与圆弧平滑连接处速率不变。求:

质点第1次经过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质点从A到D的过程中质点下降的高度;
质点从开始到第6次经过B点的过程中因与斜面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质量m=0.78 kg的木块静止于水平面上,现在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恒力大小F=4.5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q=37°角斜向上,如图所示.3 s末撤去此拉力时,木块已滑行的距离s0=9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37°=0.6,cos37°=0.8.)求:

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撤去拉力后,木块继续滑行的距离;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2008年5月15日成都军区向汶川等灾区空投包括5万份干粮、2.5万双军用胶鞋、0.5万床棉被在内的救灾物资.直升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救灾物资集结地.图示为悬挂着m=500kg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45º;而直升机载上救灾物资飞往灾区时,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稳定在a=1.5m/s2,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14º.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忽略悬索的质量.(重力加速度g=10m/s2,tan14 º=0.25)
试求:

空气阻力的大小;
箱中救灾物资的质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