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问题始终牵动着全社会每个人的心,我市一位记者针对中学生安全教育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
镜头一 朝阳路上,两个中学生骑着自行车逆行在非机动车道上,在车流中躲躲闪闪。
镜头二 通灌路上的一个公交车站前,两个学生在追逐打闹,险些被一辆电动车撞倒。
镜头三 解放路的路中央有一个雪碧瓶,一个学生冲上前去将其踢至路边,路边等待的三个学生便把瓶子当做足球踢来踢去,丝毫不理会身边过往的机动车辆。
(1)以上是记者随机捕捉的几个镜头,这些镜头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记者针对中学生安全教育的状况对某校作了进一步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安全知识的来源主要有学校、家庭、媒体、书籍,所占比例分别是55%、30%、10%、5%;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同学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
(2)请你就中学生安全知识的来源这一问题,设计一个调查统计表。你在学校参加过哪些安全教育活动?请写出两例。
(3)为了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工作,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三条)
材料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活干,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医,老有养,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
材料二:2013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针对图片中的食品安全、家庭农场、农村电网改造、水利投入、公务接待立法、校车安全等各种民生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2)材料一中给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各种途径,你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3)请你分析我国这些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正能量”绝对是2014年13亿国人最爱的词汇之一。一位的哥拉载盲人小伙不收钱,,他的理由是:我不伟大,但我挣钱比你容易。于是下一位乘客坚持多付费,乘客的理由是:我不伟大,但我挣钱比你也容易点。同一个理由,串起两颗爱心,感动了无数人。他们释放的是“正能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无数人在积极地传递着正能量,带动身边的生活情趣。请谈谈你怎样传递正能量?
材料一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许,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升空。6月26日,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鼓励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请回答:(每小题3分,共同6分)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国家应如何鼓励更多的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
40年前,郑州就有了修建地铁的梦想,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反复论证,2009年郑州地铁l号线一期工程正式施工,郑州人的地铁梦一步步变为现实。2013年12月26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投入运营,郑州正式跨入地铁时代,成为中原地区第一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中部六省第二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
结合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郑州地铁开通宣传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2)郑州成为中原地区首个有地铁的城市说明了什么?(两方面即可,4分)
(3)乘坐地铁,我们中学生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乘客?(两方面即可,4分)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民族魂”。民族魂,就是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孕育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理想、“和为贵”的胸怀、“勤为径”的品格、“舍生取义”的情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锐气等,这些正是民族魂的写照。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需要谱写“民族情”,国家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资金”等;中东部省市努力实施“援藏、援疆工程”,不少重点中学一开办了“西藏班”“新疆班”等。
材料三: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在校团委召开的“青春追梦”主题座谈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请你也参与进来。
(1)结合材料一想一想,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什么样的“民族魂”。(至少三个方面,3分)
(2)结合材料二反思,为谱写“民族情”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至少三个方面,3分)
(3)即将毕业的你有何梦想?谈谈如何才能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至少三个方面,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