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1日武汉召开的“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工作调度会,要求年内将在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建设示范工程三个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力争全国率先。据此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武汉城市圈内城市的等级层次组合正确的是 ( )
A.3级 | B.2级 |
C.4级 | D.1级 |
若干年后武汉城市圈将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大都市,其城市形态可能是( )
A.组团式 | B.条带状 |
C.放射状 | D.集中式 |
右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甲、乙 | B.乙、丙 | C.甲、丁 | D.丙、丁 |
广东传统建筑“骑楼”既受西方建筑的影响,又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骑楼”的盛行,除与自然条件与关外,还与下列哪项因素最相关
A.手工业 | B.商业 | C.旅游 | D.农业 |
读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23~25题。该地的纬度是
A.3°26′N | B.10°N |
C.13°26′N | D.23°26′N |
N~M区间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
B.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
D.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
M日期,该纬度各地日出时物影的朝向为
A.西南 | B.东南 | C.西北 | D.东北 |
读“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9~22题。图中甲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受信风带和地形影响 |
B.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D.常年受西风影响 |
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A.地势起伏大 | B.北高南低 |
C.山河相间 | D.中间高四周低 |
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小 | B.有冰期 |
C.水位变化大 | D.落差小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工厂转移到乙地区的最重要原因是乙地区
A.矿产资源丰富 | B.资金雄厚 |
C.科技水平高 | D.劳动力丰富 |
读下面两个岛屿图,回答15~18题。甲岛位于乙岛的
A.西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甲、乙两岛气候
A.都属于热带气候 | B.东西两侧类型不同 |
C.受地形、洋流影响较大 | D.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 | B.甲岛屿的面积比乙岛大 |
C.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纬度 | D.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 |
甲岛比乙岛的区时
A.早5小时 | B.晚5小时 |
C.早11小时 | D.晚11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