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
读“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据此回答9~10题。
9.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A.P3>P2>Pl B.P2>P3>P1
C.P1>P2>P3 D.P1>P3>P2
10.该季节群岛上降雪集中于P3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纬度
C.气压D.海陆位置
《齐民要术》中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有霜。此时放火作煴(煴:不见火焰的燃烧),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下列各点可能符合“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放火作煴”使“必有霜”到“免于霜”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辐射增强 B.大气反射作用增强
C.大气逆辐射增强 D.大气散射作用增强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回答1~2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热岛温度为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其值高低反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从下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某市热岛强度
A.夏季大于冬季 |
B.午后大于夜晚 |
C.冬、夏季的差异在日出前后最小 |
D.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 |
关于右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 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