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下列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深圳经济特区,它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圳的低成本,尤其是极低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香港转移的“三来一补”企业和大量外国公司进驻这个经济特区。
材料二  深圳产业转移线路图(图1)、深圳三大产业结构图(图2),其中①表示1979年产业结构,②表示2007年产业结构(数据来源:2008年深圳统计年鉴)

(1)深圳是我国建设最早的特区,试分析在深圳率先建立特区的有利条件。
(2)1979年深圳产业结构中,比重最小的是         ,与1979年相比,深圳2007年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3)深圳大致经历了两次产业转移,第一次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主要是承接大量的                                   _________型产业;第二次始于1990年,主要将该类产业部门转移到省内的中山、东莞等地及       、江西、江苏等省区,试分析深圳第二次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有利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3)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的自然条件上的优势是什么?
(4)海南岛上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请分析其生产特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D地地处黑龙江、松花江和__________三条河流汇合处,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与华北平原相比,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自然劣势是__________。
(2)与华北平原相比,该地区4-6月份并不存在“春旱”现象,土壤表层经常处于湿润状态,简 要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污染带历时一个多月后,于12月21日整体移出松花江,根据自己的认识,谈谈污染带滞留时间长的原因

读图回答问题:

(1)试分析导致洞庭湖7~9月面积变化的自然原因。
(2)简述长江中游支流及湖泊的分布对长江干流汛期水位的影响。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1分)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原因是
(3分)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原因是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建议。(2分)

[选修6环境保护](共10分)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4分)
(2)简述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的原因。(4分)
(3)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说明湿地具有   的生态功能,我们把这种功能称为能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