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诗歌,答下列问题。
海 棠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⑴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海棠的形象特点?
⑵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和艺术手法来描写海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歌鉴赏: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礻颉⑦之。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李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礻颉: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
本诗使用了什么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答: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①辛夷:木兰树
一、二句中哪几个字用得好?作简要分析。
答:
本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刘禹锡(772-842)因参加王叔文变法,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但却永不放弃自己的追求,晚年写下这首《始闻秋风》。
全诗是怎样写秋风的?请简要分析。



赏析颈联“动”“开”二字,说说其中蕴藏着诗人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①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乐游春苑:指乐游苑,又称乐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士女节游赏之处。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请简析两首诗“柳”的形象不同之处。
请简析这两首诗主要艺术手法的异同。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①一②题
蝶恋花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前三句借助刻画诗人形象来抒发感情。作者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分析“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