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至图4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到图4时期的变化过程。(图1时期到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分段中的中游。)回答下列各题。

图1                图2                 图3              图4
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弧立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1~3题。

1.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2.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 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正值1月份左右

读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4~6题。

4.甲气候典型的特征是干旱多雾,其中多雾的主要成因是
A.当地居民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B.地形对气流的阻挡
C.沿岸有寒流经过 D.沿岸有暖流经过
5.乙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气温日较差大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大陆性显著 D.气温年较差小
6.甲、乙两气候类型的分布都受到
A.迎风坡的影响 B.纬度的影响 C.洋流的影响 D.经度的影响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完成1~2题。

地点
5月-10月
11月-次年4月
平均温℃
降水(mm)
平均温℃
降水(mm)
甲地
27
1650
25
22
乙地
27
890
26
77

1.两地的纬度约在(

A.

15°S~20°S之间

B.

15°N~20°N之间

C.

25°S~30°S之间

D.

25°N~30°N之间

2.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

平原

B.

盆地

C.

丘陵

D.

山地

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9~10题。

9.下列气候类型在两大洲均有分布,但成因明显不同的是

10.导致全球气候带分布的最基本原因是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形 D.太阳辐射

读世界各地温度年较差图,完成3~4题。

3.导致A地温度年较差比B地小的主要原因是
A.A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小,B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大
B.A地降水年变化小,B地降水年变化大
C.A地海拔高,B地海拔低
D.A地是海洋性气候,B地为大陆性气候
4.D地与E地气温年较差比较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D地大于E地,D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弱
B.D地大于E地,D地深居内陆,是大陆性气候
C.D地小于E地,D地海拔高,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
D.D地小于E地,D地为海洋性气候,E地为大陆性气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