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十分密切,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乙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在美国主要分布地区 ( )
A.东部低山丘陵区 | B.西部沿海地区 |
C.中部平原地区 | D.南部沿海平原 |
图中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水稻种植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热带种植园农业 | D.乳畜业 |
图中丙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政策 | B.交通 | C.市场 | D.劳动力 |
图中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区域,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
B.中国--山西省—太原市 |
C.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
D.中温带—干旱地区—青藏高原 |
下列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图中经纬线等分所在半球)
A.①和④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①和② |
下图中,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某人的位置是(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进行了评估。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数。图中前30名城市中,拥有宜居城市个数为1的省级行政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川、云、徽 | B.湘、鄂、粤 |
C.云、湘、冀 | D.浙、闽、鄂 |
我国肉牛生产优势区域的分布格局经历了从“牧区”到“农区”的变化过程,逐步形成东北、西北、西南和黄淮海平原四大肉牛优势区。下图示意我国1980~2011年肉牛产业发展重心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吸引肉牛产业发展重心移动的主要地区是
A.黄土高原和新疆牧区 | B.东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 |
C.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 D.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 |
引起我国肉牛产业重心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饮食习惯的改变 | B.牧区土地荒漠化的扩大 |
C.市场需求的变化 | D.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 |
东部地区承转肉牛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A.山地多,草场资源丰富 | B.便利的交通 |
C.粮食、秸秆等饲料充足 | D.气候条件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