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温峤,字太真。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少以孝悌称于邦族。年十七,州郡辟召,皆不就。司隶命为都官从事。散骑常侍庾凯有重名,而颇聚敛,峤举奏之,京都大震。属二都①倾覆,社稷绝祀。元帝初镇江左,琨②诚系王室,谓峤曰:“昔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河北,使卿延誉江左,子其行乎?”对曰:“峤虽无管张之才,而明公有桓文之志,欲建匡合之功,岂敢辞命。”乃以为左长史,檄告华夷,奉表劝进。
峤有栋梁之任,帝亲而倚之,甚为王敦所忌,因请为左司马。敦阻兵不朝,多行陵纵。峤知其终不悟,于是谬为设敬,综其府事,干说密谋,以附其欲。深结钱凤,为之声誉,每曰:“钱世仪精神满腹。”峤素有知人之称,凤闻而悦之,深结好于峤。会丹阳尹缺,峤说敦曰:“京尹辇毂喉舌,宜得文武兼能,公宜自选其才。若朝廷用人,或不尽理。”敦然之,问峤谁可作者。峤曰:“愚谓钱凤可用。”凤亦推峤,峤伪辞之。敦不之从,表补丹阳尹。峤犹惧钱凤为之奸谋,因敦饯别,峤起行酒,至凤前,凤未及饮,峤因伪醉,以手版击凤帻坠,作色曰:“钱凤何人,温太真行酒而敢不饮!”敦以为醉,两释之。临去言别,涕泗横流,出阁复入,如是再三,然后即路。及发后,凤入说敦曰:“峤于朝廷甚密,而与庾亮深交,未必可信。”敦曰:“太真昨醉,小加声色,岂得以此便相谗贰。”由是凤谋不行,而峤得还都,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
及敦构逆,王含、钱凤奄至都下,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帝怒之,峤曰今宿卫寡弱征兵未至若贼豕突危及社稷陛下何惜一桥贼果不得渡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选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七》,有删改)
注①二都:指西晋的洛阳、长安。②刘琨:西晋平北大将军。③硃雀桁,桥名。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能文写作
B.州郡辟召,皆不成就
C.敦之这样
D.凤亦推峤,峤伪之告辞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散骑常侍庾凯有重名,颇聚敛温太真行酒敢不饮
B.峤举奏峤犹惧钱凤为奸谋
C.少孝悌称于邦族峤烧硃雀桁挫其锋
D.深结好峤峤朝廷甚密

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温峤堪为“栋梁之任”的一组是
①少以孝悌称于邦族②峤举奏之,京都振肃
③檄告华夷,奉表劝进④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
⑤峤因伪醉,以手版击凤帻坠⑥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峤年轻时就因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长在同族中受到称道。他担任都官从事后,上奏检举颇有名望但好搜刮钱财的庾凯,京都官员都大为震动。
B.东西二都沦陷,国家败亡。晋元帝占据江南。仍然效忠晋朝的刘琨想在北方建功立业,被任命为左长史,发檄文遍告华夷各族,呈表劝元帝即位。
C.温峤假意奉承王敦,并极力与钱凤交好,被王敦任命为丹阳尹,饯别时他假装醉酒辱骂钱凤,使王敦没有听从钱凤的意见,从而回到京都。
D.温峤早已预料到王敦等人有谋反之意,后王敦果然谋反。当叛兵即将攻到京都时,温峤考虑到敌众我寡、情势危急,就先烧掉了硃雀桁桥。

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峤曰今宿卫寡弱征兵未至若贼豕突危及社稷陛下何惜一桥贼果不得渡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吾欲立功河北,使卿延誉江左,子其行乎?
②而峤得还都,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事理而民不病。累转副吏、参政,仍故官。七年,哈刺慎部长汪烧饼者,拥众窥桃林口,春督守将擒三人。烧饼叩关愿受罚,春等责数之,誓不敢叛。
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劾春嗜杀。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在晋复劾其通阉克饷,遂削籍,下法司治。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
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春永平兵备参议。春言:“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但必求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因言兵事不可预泄,乞赐陛见,面陈方略,帝许之。既入对,帝数称善,进春参政。已而偕诸将收复永平诸城,论功加太仆少卿,仍莅兵备事,候巡抚缺推用,以无援于朝也。永平当兵燹之余,闾阎困敝,春尽心抚恤,人益怀之。
四年八月,大清兵围大凌河新城,命春监总兵吴襄、宋伟军驰救。九月二十四日渡小凌河。越三日次长山,距城十五里,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春营被冲,诸军遂败,襄先败,春复收溃众立营。时风起,春命纵火,风顺,火甚炽,天忽雨反风,士卒焚死甚众。少顷雨霁,两军复鏖战,伟力不支亦走。春及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执。诸人见太宗文皇帝皆行臣礼,春独植立不跪。曰:“忠臣不事二君,礼也。我若贪生,亦安用我!”令剃发,不从。居古庙,服故衣冠,迄不失臣节而死。(节选自《明史·张春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理而民不病:困苦 B.春等责之数:屡次
C.少顷雨霁:雨过天晴 D.大清兵以二万骑来战逆:迎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张春守职尽忠的一组是( )
①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 ②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 ③既人对,帝数称善
④仍莅兵备事,候巡抚缺推用 ⑤闾阎困敝,春尽心抚恤 ⑥襄先败,春复收溃众立营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春才能出众,常常临危受命。永平失守,他被起用为兵备参议,曾向皇帝面陈 方略;大凌河之战,他奉命监军奔驰救援,竭忠尽智。
B.张春体恤百姓,深受爱戴。关外难民云集,他治理筹划,兵火之后永平街巷破 败,他尽心安抚百姓,所以被弹劾时,百姓都为他诉冤。
C.张春报效国家,不计荣辱。担任兵备道,他政绩很好但无大的升迁,曾被诬下狱 又获释起用,无论境遇如何,都对国事尽心尽力。
D.张春忠于国家,守志不屈。大凌河之战中,军营被冲,诸军溃败,张春率领剩余 兵众立营再战;被俘后不下跪不剃发,最终守节而死。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但必求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
译文:
(2)居古庙,服故衣冠,迄不失臣节而死。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共19分)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9分)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复之。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恪陈五不可,乃止。
恪素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羡金赆,挥之去。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其党密于帝。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曰:“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帝慰留,乃拜命。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疾,遂致仕,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议迁籓府三司许州者于:到
B.恪言非便,遂寝:停止
C.属吏羡金赆,挥之去以:因为
D.其党密于帝构:陷害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徐恪刚正的一组是()
①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②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③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④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
⑤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⑥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化末年,王府有大丧,朝廷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皇帝即位,恢复过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办。
B.徐恪上奏,请求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这些事经过讨论大多得以施行。
C.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点理由反对,此时最终被罢止了。
D.徐恪被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以“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为理由请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

(2)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仕州为主簿。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诏再引见,乃令张华与攀筹量进时讨之宜。濬兼遣攀过羊祜,面陈伐吴之策。攀善于将命,帝善之,诏攀参濬军事。及孙皓降于濬,而王浑恚于后机,欲攻濬。攀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解。
除廷尉。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迁散骑侍郎。杨骏执政,多树亲属,厚封赏,欲以恩泽自卫。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奏曰:“今承洪基,此乃天授。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今恩泽之封,优于灭吴之功,不安二也;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臣等敢冒陈闻。窃谓泰始之初,及平吴论功,制度名牒,皆悉具存。纵不能远遵古典,尚当依准旧事。”帝不纳。
以豫诛骏功,封西城侯,邑万户,赐绢万匹。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征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大司农。转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固让不就。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攀莅职,中诏又加切厉,攀竟称疾不起。及赵王伦篡位,遣使召攀,更称疾笃。伦怒,将诛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卒于洛阳,时年五十八。
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巴西陈寿、阎义皆西州名士,并被乡闾所谤,清议十余年。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选自《晋书·何攀传》,有删改)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别驾辟:征召 B.当于后垂:留传
C.以诛骏功豫:参与 D.将之诛:惩罚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攀“居心平允”的一组是()
①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②攀善于将命,帝善之
③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④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
⑤攀不得已,扶疾赴召⑥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皇帝又召见何攀,命令他与张华筹划讨伐事宜。
B.何攀与石崇的奏章提出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旧制的建议,皇帝没有采纳。
C.何攀在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的时候,他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就职,皇帝也下诏催促,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
D.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名士,被乡里诽谤,何攀任梁州、益州中正的时候,为他们辩明曲直,引荐他们担任官职。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
(2)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而归去:离开 B.形容枯槁形容:身形面容
C.有愧色状:神色 D.将楚王说:通“悦”,取悦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乃发书,陈箧数十 B.安有说人主不能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C.张乐设饮,迎三十里 D.嫂行匍匐,四跪而谢

下列有关原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还家,受到家人冷落。
B.苏秦不怕失败,发奋读书,刻苦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
C.当苏秦的策略被采用后,黄金万镒为其所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光耀于道路,这样的行为让赵国很重视他。
D.苏秦去楚国,途经洛阳时衣锦还乡,家人隆重欢迎,他的嫂子对他前倨后恭,态度大变。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