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开始,官费、私费留学的高潮掀起。当时的留学地域,英美德法俄各国皆有,但东渡日本者占90%以上。1905年留日学生激增,一年后达到12000余人。当时中国这种留学教育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促使清朝政府的改革运动不断深入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③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准备了大量人才
④推动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④ |
汤因比说:“如果历史学家是诚实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并且很擅长反省艺术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将尽最大努力去撰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历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可见作者认为( )
A.历史作品带有主观性 |
B.历史学家必须具有自我批评精神 |
C.历史本身不具有客观性 |
D.历史学家应该带着偏见研究历史 |
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说,“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在大多数工人代表苏维埃中我们党处于少数地位……要向群众说明,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下列毛泽东的论著中与此文献发挥过类似作用的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B.《新民主主义论》 |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
D.《论十大关系》 |
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1921~1923年),苏(联)俄工业企业有三种模式:国有国营、国有民营、私有私营,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这和孙中山所倡导的节制资本相类似。这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而言( )
A.有利于借鉴苏俄模式发展民族工商业 |
B.有利于扩大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的影响 |
C.有利于推动孙中山联俄政策落实 |
D.有利于推动国共合作下国民革命的开展 |
下面是“1880年代及1930年代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该表从侧面反映了( )
A.人口增长过快影响近代化发展 |
B.晚清和民国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 |
C.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 |
D.当时中国的民生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 |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并不是在封建社会母体中逐渐孕育并启动的,而是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和侵略下,被迫中断自身历史的发展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而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材料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
A.外源性 |
B.地区差异性 |
C.艰巨性和不彻底性 |
D.殖民化与社会转型同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