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锦衣卫印           图二 军机处内景
材料二 泰西之强,在其政体之善也。其言政权有三:其一立法官,其一行法官,其一司法官。立法官,论议之官,主造作制度,撰定章程者也。行法官主承宣布政,率作兴事者也。司法官主执宪掌律纠愆谬者也。三官立而政体立,三官不相侵而政事举。……今欲行新法,非定三权未可行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三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商榷,何者宜增,何者宜改,何者当存,何者当删,损益庶政,重定章程,然后敷布施行,乃不谬紊。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四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五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所说的“制度局”类似于西方国家的什么机构?其主要根据西方的什么学说提出此主张?
(3)材料四和材料五所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与这两次政治制度变革相关的历史大事件分别是什么?
(4)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你如何认识这种趋势?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戊戌变法的意义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人类遗传病进行调查。下图为该小组对一家系进行调查后绘制的遗传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基因遗传病。
(2)据图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Ⅱ2和Ⅱ3生一个正常小孩的概率为
(3)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保证调查的群体
(4)通过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用纯种黄色皱粒豌豆和纯种绿色圆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产生F1,再让F1自交产生F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黄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为
(2)F1的表现型为;F2绿色圆粒豌豆中杂合子占
(3)F2中不同于亲本的变异类型占,该变异来源于
(4)若用杂合的绿色圆粒豌豆和某豌豆杂交,子代的性状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则某豌豆的基因型是

下列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流动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1中①过程表示,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2)图1中③过程的原料是
(3)图2过程对应于图1中的(填图中序号)。图2所示物质中含种五碳糖。
(4)图1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有(填图中序号)。

下列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及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细胞表示分裂;该细胞的前一个分裂时期染色体和DNA关系相当于图2的段。
(2)图2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由1变为2的原因是,由2变为1的原因是
(3)若图1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如图3所示。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绘制表示该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的柱形图。

下图1是某低等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图2是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填图中序号);与小麦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填图中序号)。
(2)将图l细胞浸润在(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细胞内溶液浓度的溶液中,该细胞将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3)图2中释放的CO2主要来自图1中的(填图中序号)。
(4)图2中,影响曲线AC段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限制曲线CD段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可能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