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
某同学在做铝与酸反应的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并记录于下表中,为了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两者反应差异的原因,该同学做出了以下假设,你认为假设不合理的是( )
反应时间/min |
1 |
2 |
5 |
15 |
20 |
|
实验1 |
质量分数10%的盐酸 |
极少量气泡 |
较多气泡 |
大量气泡 |
反应剧烈 |
铝片耗尽 |
实验2 |
质量分数10%的硫酸 |
无明显现象 |
极少量气泡 |
|||
A.与盐酸反应开始产生气泡速率慢的原因:铝片表面有氧化膜
B.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速率越来越快的原因: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C.两者反应差异的原因:盐酸中有H +,稀硫酸中没有H +
D.两者反应差异的原因:Cl ﹣对反应有促进作用,SO 4 2 ﹣对反应有阻得作用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H2SO4、Na2CO3、Ba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适量该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A,B→C过程中:均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B.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NaOH
C.该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BaCl2、NaCl
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MgCl2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以曾青(CuSO4)涂铁,铁赤色如铜”均出自西晋葛洪编写的炼丹术《抱朴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丹砂(HgS)烧之成水银”水银指的是单质汞,常温下为液态
B.“以曾青(CuSO4)涂铁,铁赤色如铜”发生的化学反应为Fe+CuSO4═Cu+FeSO4
C.上述记载中涉及了四种单质;三个化学反应
D.上述记载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全部都是置换反应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鉴别碳粉、铁粉、氧化铜三种黑色固体: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B.鉴别NaOH、CuSO4、NaCl三种固体:加水,观察现象
C.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
D.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HCl: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固体,过滤
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客机C919飞机的钛合金用量达9.3%.工业上利用钛白粉(主要成分是TiO2)制备海绵钛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焦炭的作用可能是将TiO2还原生成Ti
B.反应Ⅱ中加入的物质X是Mg
C.反应Ⅲ属于分解反应
D.该工艺流程中,只有Cl2能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