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显示为某国际大都市中心至70千米范围内的近远郊区的卫星城昼间与夜间人口数量。该都市与周边区域的铁路运输系统与通勤车站群密集,中心区的地理坐标为35°41′N,139°46′E。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信息表明,由都市中心至70千米范围的卫星城( )
A.夜间的交通压力逐渐增大 |
B.昼间与夜间人口数量差值基本持平 |
C.昼间的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
D.昼间与夜间人口数量差值逐步减小 |
在该都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中心区向外转移的产业最有可能为( )
A.金融业 | B.制造业 | C.信息业 | D.传媒业 |
该都市是( )
A.英国的伦敦 | B.日本的东京 | C.中国的上海 | D.美国的纽约 |
图示某湖7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95mm,蒸发量1315mm。完成问题。图中最能反映上图中PQ一线地形剖面的是
该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
A.距今7000~5700年 | B.距今5700~2700年 |
C.距今7000年~20世纪50年代 | D.20世纪50~80年代 |
读图完成问题甲、乙、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 B.畜牧业、林业、种植业 |
C.畜牧业、种植业、林业 | D.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
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A.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 B.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
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 D.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 |
读“辽中南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问题。与鲁尔区相比,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优势是
A.铁矿资源丰富 | B.水陆交通便利 |
C.接近消费市场 | D.煤炭资源丰富 |
辽中南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有
①能源不足 ②水资源不足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能耗低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立分厂 | B.上海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 | 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
读“某类工业净收入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图”,回答问题该类工业最可能是
A.钢铁工业 | B.机械制造工业 | C.电子工业 | D.食品加工工业 |
造成该类工业在市中心净收入状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市场狭小 | B.地租高 | C.运输不便 | D.原料成本高 |
图中M地适合发展
A.花卉、蔬菜 | B.用材林、乳牛场 | C.观赏鱼、粮食 | D.水果、养鱼场 |
读图,回答问题。如果X代表某大型工业地域商品率的变化状况,Y代表该国人口密度状况,那么图中a代表的工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分布在
A.日本太平洋沿岸 | B.中国东北地区 |
C.美国五大湖沿岸 | D.印度东北部 |
如果X、Y分别代表交通和科技对工业区布局的影响程度,则d代表的工业区最有可能是
A.以沈阳、鞍山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 | B.以上海为中心的高新科技园区 |
C.珠江三角洲外向型工业地带 | D.山西煤炭工业核心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