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难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建国6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活跃在世界上。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法制、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各举一例说明。
(5)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方面为国际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请你列举2001年以来我国外交事业上能充分体现“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3)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4) 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有战有和,请各举一例说明。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古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5)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和平与发展史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世界和平不断受到威胁。2011年3月至今,利比亚的局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小华和小明围绕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一下探究,请你也参与。
任务一:梳理知识
(1)近代以来,造成利比亚等非洲国家贫穷落后和局势动荡的原因有哪些?
(2)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大国强权政治损害中国利益的表现。
(3)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国家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4)二战后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的事例有哪些?
任务二:解决问题
小华:发展中国家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努力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小明:大国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中,要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促进共同发展。

(5)请任选上面观点之一,结合史实加以阐明。
任务三:思考感悟
(6)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虽然《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会上中国提出的废除“二十一条”,取消外国在华势力范围和一切特权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而公约明确提出“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实质上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
材料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在10月1日起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割让区内的军事设施、工矿企业、铁路及一切建筑,无偿交付给德国……”
(1)材料一中所涉及的《九国公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条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实质?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分析,此片段应是节选自历史上哪一重要文献?这一文献的签订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恶劣影响?
(4)反思上述材料中,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在国际舞台上的类似遭遇,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
(1)材料一中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苏联的模式”指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国家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是怎样“坚持下去”,并获得“新生和繁荣”的?
(3)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