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一幅西方的漫画,此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国拒绝对西方国家开放市场 |
B.中国拒绝西方式民主、自由 |
C.西方民主适合所有国家 |
D.西方赞扬中国的强大 |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 B.尊法抑儒 | C.儒法并用 | D.外儒内法 |
《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
A.《新青年》发表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B.《共产党宣言》诞生 |
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 D.《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 |
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推论是
介绍马克思主义 |
西方习俗礼仪 |
国事要闻 |
|
文章数量(篇) |
36 |
5 |
30 |
A.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
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
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
对新文化运动,毛泽东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存在的缺陷是
A.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化的倾向 | B.尚未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
C.没有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 D.矫枉过正是文化改革运动的通病 |
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倡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主张实行
A.民主共和制 | B.君主立宪制 | C.苏维埃体制 | D.人民民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