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
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③④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4表示向某硫酸和硫酸铝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 |
B.图5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NaOH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
C.图6表示t℃时稀释冰醋酸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D.根据图7可判断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 + CO2 + 2H2O=Al(OH)3↓ + NaHCO3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05 mol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0NA |
B.25℃,pH=12的1 L氨水中含有的OH-数为0.01NA |
C.11.2 L乙烯、乙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 |
D.5.6 g Fe和足量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左盘上称量 |
B.欲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将混合气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
C.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
D.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检验火柴头燃烧产生的SO2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 |
B.向氯化铝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4NH3 + Al3++ 2H2O=AlO2-+ 4NH4+ |
C.用双氧水和稀硫酸处理印刷电路板:Cu + H2O2 + 2H+=Cu2+ + 2H2O |
D.足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Ca2+ + OH-+ HCO3-=CaCO3↓+ 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