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能保持在0.03%左右的水平,是由于在什么之间建立了动态平衡的结果

A.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光反应和暗反应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结构和功能均正常的神经—肌肉标本,a、b表示神经纤维,1、2、3、4表示接在神经细胞膜外侧的微电极,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正电荷移动方向一致。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和b分别表示传入和传出神经
B.刺激图中所示部位,表1指针向右偏转
C.若腓肠肌收缩,说明肌膜的动作电位传播到了肌纤维内部
D.若图中刺激强度不足以产生动作电位,则表1、2均不偏转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内容物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至②中
B.兴奋传递时,②处的组织液含有特异性受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正电荷
D.在a中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该过程需要能量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据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
B.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b
C.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D.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突触结构中,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正常机体在受到某种抗原感染后,产生的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受刺激后,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前膜能分泌神经递质
B.受刺激后,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动作电位
C.受刺激后,神经—肌肉突触前膜完成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适当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可以缓解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A可能是感受器
B.B不可能位于大脑皮层
C.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可在b点测到膜电位变化
D.a点和d点传递的信息完全相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