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两种物质代谢的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图2是研究叶肉细胞中上述两种代谢过程及其强度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发生在叶肉细胞的         中,过程②发生在叶肉细胞的         中,在①②过程中都产生了         
(2)过程③还需要消耗         ,过程④还需要利用         
(3)用图2所示的装置研究③④过程时,刻度毛细管中的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         
(4)研究①②过程时,对装置做的处理应是         ,刻度毛细管中的液滴向         (左、右)移动的距离表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用新鲜的洋葱表皮进行的一些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组别
处理
结果
A
①材料置到质量分数为30%蔗糖溶液中
①发生质壁分离
②然后将材料移到蒸馏水中
②质壁分离复原
B
③材料置于质量分数为60%蔗糖溶液中
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
④然后移到蒸馏水中
④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C
⑤材料置于质量分数为7%的尿素溶液中
⑤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然后渐渐复原
D
⑥材料放入1000C开水中3min取出,重复
A组实验
⑥未发生质壁分离

(1)洋葱表皮细胞在A、B、C三组实验中均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其结构基础是

(2)A组实验可以说明
(3)C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是
(4)D组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处于三种生理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原生质层包括几部分(填标号),可以看做一层膜。
(2)若将细胞a置于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放入清水中,则细胞的变化是 ( )
A.a→b→c→b→a B. a→b→a→c
C.a→b→c D.a→c→b→a
(3)若将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O.5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放人清水中,则细胞的变化是 ( )
A.a→b→c→b→a B.a→b→a→c C.a→b→c D.a→c→b→a
(4)若将细胞a置于1 mol/L的KNO3溶液中,则细胞变化为上述答案中的A,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 (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交换吸附
(5)图c所处的生理状态是
(6)图中各细胞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7)若图中a,b,c是处于三种不同浓度溶液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那么它们的外界溶液浓度依次为
(8)若图中a,b,c是处于同一溶液的三种成熟植物细胞,那么它们的细胞液的浓度依次为

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指出 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
A是,B是,C是
(2)在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3)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模式图,表示的功能。
(2)把结构中的②平展在空气一-水的界面上,发现展开的面积大约是原结构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说明②在结构中的分布状态是
(3)①是,①除组成膜结构外,有些还能起作用,转运物质进出细胞,如(a),(b)
(4)若该结构是人体红细胞的相应结构,则A侧液体是,B侧液体是。如此判断的理由是;在A、B两侧中,葡萄糖分子侧浓度高,葡萄糖分子通过此结构需要的条件是。Na+、K+的运输方式是,除图示条件外,它们的运输还需要的条件有;(a)、(b)之所以能转运K+、Na+,与其有关。
(5)若某人为AB型血,则其能与O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凝集原属于膜上的,应位于侧(A、B中任选一)。

根据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细胞膜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化学分析,发现细胞膜中除了上述物质外,还有存在。
(2)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上述分子的排列状态。请在右面的方框内画出细胞膜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并注明主要物质的名称。

(3)研究中还发现,把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注入胰岛细胞中,结果会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放射性元素的蛋白质,蛋白质是以的形式释放到细胞外的,这一事实证明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