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国家文物局局长在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讲坛”时说: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把尊严还给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申报之后要加强管理,要在一个新高度、新准则的前提下进行保护。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后,河南申遗代表团承诺“不会对遗产地进行项目开发”,这是一种非常理智的态度。
材料二 2009年,大理市国道214线公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公路建设部门和施工方擅自施工,在南北城墙分别开挖施工便道,穿过大理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龙首关遗址,造成龙首关南北两道城墙夯土墙体损坏约30米。
曾候选2009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江苏古运河畔的镇江千年粮仓,对于大运河申遗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特别意义。2010年7月,这处遗址竞成建筑工地,镇江千年粮仓遭遇 “强拆”。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把尊严还给文化遗产”的理解。
(2)针对文化遗产被破坏现象,你认为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保护?请对我国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提出方法论的建议。
材料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人民享有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新疆人民始终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材料二 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组织、策划、蓄意制造的 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致29人死亡,1 43人受伤,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而且严重危害了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材料三 昆明暴恐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受党中央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率领中央工作组,连夜赶到云南指导处置工作。 云南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决打击、果断处置,捍卫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犯罪分子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以上材料体现了公民的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材料一:2013年1月以来,我国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面积一度达到143万平方公里,雾霾天气甚至波及周边国家。这些地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考量着党和政府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智慧。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1989年全国人大制定的《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长,环境监管有名无实,环境法的实施处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状况。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一些企业长期违法排污而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我国司法制度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较为贫弱,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时,司法机关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公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导致公民在环保的方面积极性受到打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
2014年3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的提案更加重视公民权利的保障。其中一个重要主题清晰可见:限制权力,凸显权利。
会议上,某代表提出提案,建议将乙肝药物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促进乙肝药物降价。他提到一名乙肝携带者因为不满当地卫生部门的作为,曾用激进的方式表达抗议。当权利被侵犯时,出于本能,以受害者的心态去抗争。他建议该公民用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诉求。在本次大会中,他提出了“公平对待乙肝携带者”的提案,希望唤起官民的良性互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应该怎样理性地表达诉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键点,是一座桥。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训、家风传承的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美德,它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例如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陈子昂,他的成才与家教密切相关。其父陈敬元,一生不肯入仕。他弥留之际留给儿子的家训是:居家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和平以待人、为官务守廉正、凡事当留余地、恤贫苦乡亲、敬老兼爱幼、富不淫贫不盗。之后的10多年,他的儿子、孙子和重孙,都遵循此家教,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1)结合材料,用联系的相关知识说明传承优良家风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传承优良家风在新时代的文化意义。
(3)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以弘扬优良家风的作用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4分。要求:①写出两条倡议;②不得显示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 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 500亿元,将通过以下五个渠道筹集: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的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材料二 2014年2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了中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得分分别为74. 8分、48. 2分、60. 1分,被调查者中70. 7%的人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而公众的参与和压力对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是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曝光和叫停的催化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阐释公民应如何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