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须辨清的物质 |
B |
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 |
干冰不是冰——而是固体CO2 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水银不是银——而是汞 |
三种可燃性气体——CO、H2、N2 三种有毒物质——CO、亚硝酸钠、H2 三种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
||
C |
化学巨匠及其杰出贡献 |
D |
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
张青莲——测量相对原子质量 拉瓦锡——测定空气的组成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
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的个数 正上方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 右上角数字——表示粒子所带电荷数 |
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Mg+ CO2═ 2MgO +C, 据此反应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反应中镁发生了氧化反应 |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C.镁带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 D.反应中碳的化合价由+2变为0 |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 | B.中子数 | C.电子数 | D.最外层电子数 |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杂质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
A.点燃混合气体 | B.将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 |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 D.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
B.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电荷数一定不同 |
C.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
D.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 | B.百炼方能成钢 |
C.纸里包不住火 | D.玉不琢不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