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各题。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
B.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
C.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400米,小于600米 |
D.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
为发展旅游业,该地区打算修一条直达山顶(840m处)的观光索道,合适的选线是( )
A.从甲处到山顶 | B.从乙处到山顶 |
C.从丙处到山顶 | D.从丁处到山顶 |
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利用地形发展梯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
B.②地区开发金矿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
C.甲地区可发展观光农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 |
D.丁地区建一个以观瀑布为主题的公园,发展旅游业 |
据悉,某超市计划在某市开设分店。如图和表分别为该公司对该市的地租和交通状况调查的统计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该市各区域聚落的交通联系状况统计表
甲 |
乙 |
丙 |
||||||||||||
a |
b |
c |
d |
a |
b |
c |
d |
a |
b |
c |
d |
|||
a |
0 |
1 |
0 |
a |
1 |
1 |
0 |
a |
1 |
1 |
1 |
|||
b |
0 |
1 |
0 |
b |
1 |
1 |
0 |
b |
1 |
1 |
0 |
|||
c |
1 |
1 |
1 |
c |
1 |
1 |
1 |
c |
1 |
1 |
1 |
|||
d |
0 |
0 |
1 |
d |
0 |
0 |
1 |
d |
1 |
0 |
1 |
说明:甲、乙、丙表示该市的三个区域,a、b、c、d为区域内的四个聚落。表中数据1表示两聚落间有交通干线相连,数据0表示不相连。该城市商业区范围的半径约为()
A.1千米 | B.1.2千米 |
C.1.7千米 | D.2千米 |
甲、乙、丙三个区域交通网络发达程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丙>乙>甲 | B.甲>乙>丙 |
C.甲>丙>乙 | D.乙>丙>甲 |
若只考虑交通通达度,则在甲区域开设分店的最优选址是()
A.聚落a | B.聚落b |
C.聚落c | D.聚落d |
下图示意安徽省1990-2030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及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
A.2000-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
B.2020-203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
C.2010-2012年城市化速度减缓 |
D.I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 |
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 | B.水平较高,发展快 |
C.水平低,发展慢 | D.水平高,发展慢 |
下图为不同城市居民上下班拥堵所花时间与其忍耐极限时间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交通最拥堵及居民对交通拥堵感受最痛苦的分别是()
A.北京重庆 | B.武汉广州 |
C.北京西安 | D.南京成都 |
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城市立体交通 | B.开辟公交专用车道 |
C.减少主干道红绿灯 | D.加强城市交通规划 |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提、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目的是()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
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
B.河道取直,加剧侵蚀,水质恶化 |
C.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
D.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课题小组的研究报告,1952年,我国农业的劳动力容纳力已基本饱和,大体维持 “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
B.②时期,人口生产暂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
C.③时期,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
D.④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
B.人口出生率特别高 |
C.城市经济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 |
D.城市化进程大幅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