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各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 B.②为四川盆地 |
C.③为黄河谷地 | D.④为喜马拉雅山 |
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 )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 B.具有广阔平原 |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
关于⑤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
该图为某日纬度30°至极点地区的日照图,其中弧OA是晨线,弧OB是昏线,弧AMB大于180°,G是极点。据此回答问题。此时A点的地方时
A.在0-6时之间 | B.在6-12时之间 |
C.在12-18时之间 | D.在18-24时之间 |
在一个回归年内,随着O点的移动,A点或B点日出地方时的变化幅度可达到
A.2小时 | B.4小时 | C.8小时 | D.12小时 |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的水汽压(e)和饱和水汽压(es)之比,即f=e/es×100%,它是空气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读饱和水汽压与温度关系图,回答问题。 图中空气M的相对湿度约为
A.63.5% | B.73.5% | C.80% | D.125% |
若不考虑空气水汽压的变化,M地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季节一般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该图示意某地锋面过境时等温面分布情况。读图回答问题。该锋面为
A.北半球冷锋 | B.北半球暖锋 |
C.南半球冷锋 | D.南半球暖锋 |
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甲、乙、丙、丁四处,位于冷气团中的有
A.一处 | B.两处 | C.三处 | D.四处 |
该图为南半球某地区图,图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等压线,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L地剖地剖面可见某地质构造,读图回答问题。图示时刻
A.甲地降水概率人于乙地 |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
C.甲地吹偏东风 | D.乙地吹偏北风 |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L地为“向斜成谷” | B.R1可自流输水 |
C.近地面气流辐散 | D.R2西流补给R3 |
2011年我国因大雨而发生内涝的城市将近20座,且城市内涝严重。据此回答问题。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都高于郊区,这是由于
A.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 |
B.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
C.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 |
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 |
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同,“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堵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④排水系统能力弱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下列不属于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措施是
A.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 |
B.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
C.城市排水系统标准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
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以降低人口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