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图甲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新型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中a~d表示藻类和鲢鱼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
(1)根据图甲回答问题。
①与香莲竞争最激烈的生物是 ;人占有 个营养级。
②水生植物的分布体现出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 现象。
③在人工影响下,池塘的物种逐渐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
④如果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的数量变化情况是
(2)从生态学原理上看,利用粪尿种植蘑菇这一实例体现了 原理。
(3)若图乙中c1=a2+b2+c2+d2,则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用字母表示)。
Ⅱ.(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 (填色素名称),最宽的色素带为 (填颜色)。
(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 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
(3)乙同学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最可能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 000 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
一、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二、最可能实验结果预测:
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枫树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处理一段时间,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下图表示枫树种子在经过处理后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 对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 。
(3)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4)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想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应该使用图中的 进行处理。
(5)图中所示各种激素均为植物激素。它们是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有 作用的微量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生态学家在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2)。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其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 。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 关系。弃耕地群落的形成是 演替的结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 。
(2)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紫茎泽兰幼苗的长势。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3)图2中A表示 。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过程①是 ,此过程既需要 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结合的 酶进行催化。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
(4)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 。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
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神经细胞的A给予适宜的刺激,细胞膜对 的通透性增加,从而产生电位差,引起突触前膜释放 ,刺激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相关激素调节组织细胞的活动。
(2)生命活动的调节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免疫系统把神经递质受体当做抗原,使 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相应抗体,造成神经递质不能与图中特异性受体正常结合,导致 信号转换过程受阻,使人神经肌肉传递障碍。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有时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造血干细胞 ,以控制相应的免疫应答。
(3)从图中分析可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分子含量的稳定是维持机体功能必需的,如 (填两种)等信息分子要发挥作用需通过血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甲状腺等腺体需不断产生相应激素的原因是 。
某研究小组中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48 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变化曲线;图3为适宜CO2浓度条件下,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该植物的CO2吸收速率的影响曲线。请结合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当温度达到 时,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在温度为30 ℃时,叶肉细胞内的[H]用于还原 。
(2)图2中实验开始3 h内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经过连续48 h的培养,与0 h相比48 h时该植物的有机物量是 (填“不变”、“增加”或“减少”)。
(3)图3中E点时,25 ℃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15 ℃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
(4)当光照强度为8 klx,温度为25 ℃时,该植物5 h中单位面积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共为 mg,要消耗同等量的CO2,在15 ℃条件下,用10 klx的光持续照射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