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祀”的记载,《礼记》有“仲春,后率内外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主要表明            (  )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统治者确能“以民为本”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该材料思想的核心来源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钱穆说:“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渐渐萌茁。……由于当时士大夫之觉醒……促进了在朝的变法运动。”宋朝时期最符合钱穆所讲的“自觉精神”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明道救世,经世致用

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D.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欧洲曾上演过一部名叫《呼吸》的戏剧,该剧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台词。此剧的艺术风格应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一方面指责资本主义是不道义的,另一方面又大力倡导自由资本主义。其目的是()

A.抹杀资本主义的剥削性 B.反对贸易限制与特权思想
C.推动工人运动以争取公正 D.调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