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的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这表明
①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创新
③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④理念创新源于人们的深刻反思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1 000千克废报纸=850千克再生纸=少砍17棵树。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
| A.多种多样的 | B.不可捉摸的 |
| C.因人而异的 | D.固定不变的 |
城市,是让人居住的。今天,人们在选择宜居城市时,会综合考虑经济、气候、生活、环境等因素。这是因为( )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 B.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
|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
|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
2011年1月1日,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1周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互补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能起到10+1>11的效果。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①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②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 A.①② | B.③④ |
| C.②③ | D.①④ |
马特莱管理法则认为,企业应当把精力放在20%的业务骨干的管理上,用这20%的少数去带动80%的多数,以提高工作效率。该法则告诉我们( )
| A.做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 B.只要发挥关键部分作用,就能促进整体发展 |
| C.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 |
| D.要注重发挥关键部分的功能 |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日益增多,对促进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政策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要求国家( )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消除不利因素 |
| B.统筹全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创造农村农业发展新规律 |
| D.根据实际需要去建立和创造新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