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4 年 3 月,在维修都江堰时发现了一尊深埋河床下4. 5米,高2. 9米的石像(见下图)。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修建都江堰完工后, ……作三石人,立水中,与江神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由此判断,李冰立石像的目的是

A.调节航道  B.昭示后人工程竣工  C.测量水位  D.邀约江神按需放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某史书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名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

A.中书省 B.中书门下 C.内阁 D.军机处

明代内阁在皇权控制的决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并向丞相化的方向发展。从职位上看,内阁之职与丞相之职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从职责上看,内阁虽然没有法定的相权与相职,但实际上却行丞相之权,因而也会担丞相之责。这说明()

A.丞相职责是明代内阁的一个重要功能
B.内阁控制中央决策权
C.明代的内阁首辅实际上就是丞相
D.丞相制度重新恢复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再也未发生藩镇割据。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文官取代武将为地方长官
B.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

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