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里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 A.火车时代,堪比道家所言“乘风而行” |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
|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派的哪一活动符合上述思想()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B.成立三支海军 |
| C.创办轮船招商局 | D.创办福州船政局 |
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
|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
|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
|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
我国工业化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我国工业革命最早始于()
| A.19世纪60年代 | B.19世纪末 | C.20世纪初 | D.20世纪50年代 |
下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
| A.封建经济 | 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下列关于外资经济、官僚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等成分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化②存在着前后继承的关系
③客观上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④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