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是时任新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对“九·一三”事件的讽刺。 “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破产,与“文革”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混乱状况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外交成就捷报频传。下列词语符合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一线连片” |
B.“扫庐请客”、“安贫乐交”、“柳暗花明” |
C.“左右开弓”、“韬光养晦”、“和而不同” |
D.“化敌为友”、“跨洋握手”、“三分天下” |
朱子生于大统绝学之后,揭鼓扬旗而发明之。多言义,而寡言仁;知省身救过,而少救民患;蔽于据乱之说,而不知太平大同之义。材料内容认为朱熹()
A.完全背离了传统儒学的经典内容 |
B.只注重自身的修养而不关心民间疾苦 |
C.只限于空谈,而不注重实际 |
D.创立理学并使其成为正统学说 |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材料内容表明早期的殖民扩张()
A.具有野蛮的掠夺性 |
B.目的是为了传播本国的思想文化 |
C.扩张主要是为侵略东方的古国 |
D.导致了东方从属于西方 |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关于材料作者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评价理解最全面的是()
A.科举制度导致贵族阶层统治中国 |
B.科举制度深受欧洲人的欢迎 |
C.孤立情况下科举制度的弊端可以被克服 |
D.科举制度必然导致中国的衰落 |
杨玉玲在《延安13年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的历程与经验》中认为:“延安13年和改革开放30年是党的历史上两个最为辉煌的时期。”下列选项中关于这两个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延安13年中国革命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
B.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
C.都实现从错误指导路线到正确指导路线的转变 |
D.都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领导集体 |
阅读下列表格,导致英美关税提高的原因主要是( )
1926---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税率(%)对比表
A.应对经济危机的应急举措 | B.英美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
C.仿效苏联计划经济的做法 | 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