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是时任新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对“九·一三”事件的讽刺。 “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破产,与“文革”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混乱状况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外交成就捷报频传。下列词语符合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一线连片” |
| B.“扫庐请客”、“安贫乐交”、“柳暗花明” |
| C.“左右开弓”、“韬光养晦”、“和而不同” |
| D.“化敌为友”、“跨洋握手”、“三分天下” |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 A.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一届人大 |
| B.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 |
| 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 |
| D.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
毛泽东在《两个中国之命运》报告中号召全党:“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政策,只要我们一致努力,我们的任务是必能完成的。”其相关背景是
| A.全面抗战开始 | B.抗战即将取得胜利 |
| C.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10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的成熟时期。”这时期,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的表现包括:
①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②两次克服党内危机,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根据中国社会性质制定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④根据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了国共两党的关系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全中国都在动——从沿海漂流到内地,犹如混乱的涡流聚集在这个临时的首都……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讨论制定共同作战计划。”这段文字出自美国作家安娜•雅各布对一场战争的叙述。这场战争是
| A.护国运动 | B.北伐战争 |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下表呈现了有关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其中,符合一致性的是
| 选项 |
内容 |
自我认识 |
| A |
陈旭麓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体现了辩证法思维 |
| B |
清华大学历史系出版的《辛亥革命史》 |
是第一手材料 |
| C |
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运用了现代化史观 |
| D |
史学家认为,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
历史研究具有客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