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网身长14
5㎝,网目孔径0.169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
|
|
物种1 |
物种2 |
物种3 |
物种4 |
物种5 |
物种6 |
物种7 |
物种8 |
物种9 |
物种10 |
甲类群 |
样本1 |
55 |
10 |
0 |
15 |
12 |
0 |
42 |
0 |
21 |
10 |
样本2 |
52 |
30 |
0 |
23 |
13 |
0 |
41 |
0 |
22 |
12 |
|
样本3 |
44 |
20 |
0 |
20 |
15 |
0 |
39 |
0 |
20 |
11 |
|
乙类群 |
样本1 |
33 |
40 |
12 |
40 |
0 |
10 |
25 |
11 |
15 |
22 |
样本2 |
35 |
60 |
10 |
41 |
0 |
12 |
30 |
14 |
27 |
21 |
|
样本3 |
33 |
50 |
18 |
35 |
0 |
11 |
25 |
12 |
16 |
19 |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 的种群密度大 |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
右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在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
A.安静状态下,骨骼肌产生的能量几乎全部散失掉了 |
B.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 |
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
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
下列关于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剧烈运动后血浆中的PH值会明显降低 |
B.口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
C.正常人大量吃糖后,经过调节后血糖浓度也可以维持在0.8--1.2g/L |
D.炎热的夏天,人体通过排汗来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中pH值发生剧烈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主要物质是()
A.碳酸氢钠 | B.碳酸 |
C.ATP | D.钾离子 |
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葡萄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
B.甲状腺激素、尿素、血红蛋白 |
C.呼吸酶、氨基酸、麦芽糖 |
D.呼吸酶、脂肪酸、二氧化碳 |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 B.血浆 | C.淋巴 | D.组织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