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翅形、体色和翅长(长翅和残翅)是三对相对性状,其中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翻翅和正常翅(A、a)的基因位于II号染色体上,灰体和黑檀体(B、b)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且Ⅱ、Ⅲ染色体均为常染色体。请根据下面信息回答:
(1)现用多个相同基因型的翻翅果蝇与多个纯合正常翅果蝇做了下表中的杂交实验,请据表分析回答:
|
亲本 |
子代 |
组合一 |
翻翅×正常翅 |
翻翅:正常翅=1:1 |
组合二 |
翻翅×翻翅 |
翻翅:正常翅=2:1 |
①据表可知,正常翅为 性性状。
②在组合二的子代中,出现翻翅:正常翅=2:1,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是 。
(2)在(1)杂交实验基础上,若要选育翻翅黑檀体果蝇品种,可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①上述杂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 。
②F2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翅黑檀体的比例为 。
(3)已知长翅果蝇(甲群体)幼虫的正常培养温度为25℃,若将孵化初期的纯合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条件下培养几小时,可得到一些残翅果蝇(乙群体)。若想探究温度改变是否引起长翅基因突变为残翅基因,可做如下实验:让乙群体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后,在 ℃条件下培养其孵化初期的幼虫。如果幼虫均发育为 翅果蝇,可说明温度改变并没有引起长翅基因突变为残翅基因。
下图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曲线A表示着丝点与纺锤体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变化。请据图回答:
(1)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是从分裂进行到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的;
(2)B曲线代表_____________变化。(供选项为:
A.细胞分裂中期染 色体之间的距离 |
B.分裂后期着丝点与纺锤体对应两极的平均距离 |
C.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两条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 D.细胞分裂后期 |
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E、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某学生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甲、乙、丙三种生物材料,其中有菠菜叶细胞、大肠杆菌和鼠的肝脏细胞。发现它们细胞内有几种结构,分别为a、b、c、d,它们具有下列特征:a、b、c均有双层膜,其中a的膜上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d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其单层膜中与核膜相连。
根据观察结构整理如下表,请判断出三种生物材料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注:+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
细胞结构 |
a |
b |
c |
d |
材料甲 |
- |
- |
- |
- |
材料乙 |
+ |
+ |
+ |
+ |
材料丙 |
+ |
+ |
- |
+ |
(1)三种生物材料的名称分别是:甲;乙;丙。
(2)生物甲不具有上述细胞结构,这说明它是一种生物。
(3)写出四种结构的名称:
a、b、c、d。
(4)材料乙的结构中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中。
(5) 材料丙的结构中遗传物质存在于中。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它是,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
(2)A和B各表示和。
(3)Y完全水解的产物是。
(4)P的结构通式是,P形成Ⅳ的场所是。
Ⅳ结构不同的原因从P分析是
(5)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图中的。(填符号)
(6)Y和Z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Z特有的成分是
(每空1分,共6分)
如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如果培养A植物幼苗时适当提高CO2浓度,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填“向左”或“向右”) 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点与e点相比较,d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f点与e点相比较,f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3)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合成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积累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M2、N1N2。
(4分)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缅胞处于分裂期的期,细胞中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
(2)该细胞分裂结束后,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