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部分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甲、乙两幅图中的农业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B.热量充足,城市众多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完成问题。
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  )

A.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 C.绿洲农业 D.立体农业

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  )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
④病虫害较少
⑤热量条件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问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86%
14%
20%


45%
55%
90%


8%
92%
89%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

A.提高机械化程度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问题。

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  )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 C.工业基础强 D.科技水平高

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  )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
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过去成都市郊区是成都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蔬菜用地日显不足,加上环境污染等问题,选择新的蔬菜生产基地已成必然。据此完成问题。

上左图的四地中,何地作为成都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最好 (  )

A.甲 B.乙
C.丙 D.丁

选择该蔬菜生产基地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人口 D.地广人稀

上右图是三种农作物(x、y、z)收益随距城市(市场)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示意图。为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  )

A.E、F B.F、G C.E、H D.F、H

该图是闽南某山区农作物及其销售市场构成变化图。完成问题。

第一阶段,最易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石漠化 B.水土流失
C.盐碱化 D.地面沉降

该地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农业科技
C.国家政策 D.生活习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