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年历史的世博会,已经成为新理念、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新产品首发“亮相”的集中地,1889年巴黎世博会首发“亮相”的工业新产品是
A.珍妮机 | B.蒸汽机车 | C.三轮汽车 | D.早期的飞机 |
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认为:“第一帝国”(秦汉)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第二帝国”(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主要的区别是()
A.官僚政治形成与否 |
B.选官制度形成与否 |
C.政治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 |
D.经济重心南移与否 |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表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
宋 |
明 |
清 |
|
河南 |
15 |
16 |
2 |
1 |
江苏 |
7 |
8 |
17 |
49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
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不仅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政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
A.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 |
B.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 |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D.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核心的理念,那就是()
A.强化君主专制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
B.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