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合物所含的元素有C、H、O、N、S,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
A.携带氨基酸人核糖体. B.识别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
C.用于基因工程获得粘性末端 D.催化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
某学生将葡萄糖和酵母菌溶液放入一个真空瓶中,并用带有两个孔的塞子封口,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装置用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可测定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
B.可探究酵母菌发酵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
C.可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热量的多少 |
D.图中指示剂是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 |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 | B.切割前必须用纸巾将NaOH吸干 |
C.实验结论是:细胞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 D.琼脂块的边长必须是1㎝、2㎝、3㎝ |
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健那绿染液-线粒体-蓝绿色 |
B.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碘液-淀粉-蓝色;重铬酸钾溶液-酒精-灰绿色 |
C.甲基绿-DNA-绿色;苏丹Ⅳ染液-脂肪-红色;斐林试剂-麦芽糖-砖红色 |
D.龙胆紫染液-染色体-紫色;甲基绿-染色体-绿色 |
下列现象中,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A.菠菜叶下表皮细胞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情况 |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蔗糖分子透过细胞壁的情况 |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绿色的细胞核 |
D.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细胞 |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I |
Ⅱ |
Ⅲ |
Ⅳ |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