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因工程中,若一个控制有利性状的DNA分子片断如右图,
可利用PCR技术使其数量增多,复制时应给予的条件是( )
①ATGTG、TACAC模板链 ②A、U、G、C碱基
③A、T、C、G碱基 ④引物 ⑤脱氧核糖 ⑥DNA聚合酶
⑦ATP ⑧DNA水解酶 ⑨脱氧核苷酸
A.①④⑥⑦⑨ B.①③④⑤⑥⑦⑨ C.①②⑤⑥⑦⑧ D
.①③④⑦⑧⑨
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其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能使突触后膜兴奋 |
B.如果信号物质是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则其靶细胞可能是生殖器官上的细胞 |
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几乎可以是全身的所有细胞 |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准确、快速 |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
C.调节物都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
B.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
C.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
D.标志重捕法所使用的标志物要很明显,否则不容易找到 |
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cm×cm) |
10× 10 |
20× 20 |
40× 40 |
80× 80 |
90× 90 |
100× 100 |
110× 110 |
A |
3 |
5 |
8 |
14 |
16 |
17 |
19 |
B |
3 |
5 |
6 |
9 |
11 |
13 |
13 |
C |
2 |
3 |
5 |
8 |
8 |
8 |
8 |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以上步骤中错误的是 ()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