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根据给出资料,判断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细胞核 |
细胞膜 |
线粒体 |
核糖体 |
叶绿体 |
内质网 |
细胞壁 |
中心粒 |
A.⑥和⑧只共存于动物细胞中
B.②和④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
C.①和③都是由双层膜包围的结构
D.⑤和⑦只共存于植物细胞中
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错误的是
①镜下观察植物细胞若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则表明细胞是活的;
②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细胞是活的;
③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已死亡;
④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
A.①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遗传学家发现一种某基因的突变对该基因编码的多肽没有影响。这种突变最可能
A.缺失了一个核苷酸对 |
B.替换了一个核苷酸对 |
C.插入了一个核苷酸对 |
D.改变了起始密码子 |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
B.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的重新组合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更具说服力,是因为将蛋白质与DNA几乎完全分开单独地观察各自的作用 |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
在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着丝点分裂次数、DNA分子减半次数依次是
A.2、1、1、2 | B.1、1、1、1 |
C.2、1、2、2 | D.1、2、2、2 |